门禁系统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日期:2016-04-05 10:19:44 / 人气: / 来源:

       随着发展,国内门禁系统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门禁厂家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能光靠价格战,而是必须增加软硬研发投入,快速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功能,随时做修改以满足用户需求。

       趋势一:移动门禁一卡通的发展将改变门禁行业面貌

       基于NFC移动设备部署的移动门禁一卡通解决方案必须要在智能手机安全组件内保护所有密钥和加密操作的安全。同时,相对于目前已经安装的电子门禁的数量而言,人们会看到未来将会有超过5倍的大门采用移动门禁控制模式来保证安全。

       趋势二:基于开放标准,确保互操作性、适应性及可迁移性

       采用即将来临的一代无阻力解决方案后,用户就不必携带形状各异的卡片了,这类解决方案将在支持近距离无线通信(NFC)的智能手机以及其它移动设备中,嵌入这些凭证卡的虚拟版本以及其它虚拟凭证卡。无阻力门禁解决方案需要支持开放标准,以提供可互操作的产品,以及有效应对未来变化的门禁基础设施,进而确保未来仍可利用今天的技术投资。

       趋势三:门禁一卡通系统将继续趋向融合

       融合式门禁一卡通解决放案有助于企业满足监管要求,执行一致的政策,在企业内实现一致的审计记录,同时通过合并任务来削减费用。其中,移动门禁解决方案是理想的融合平台,采用NFC技术,还能将非接触式卡片技术的应用扩展到楼宇门禁领域以外,进一步将其应用到IT领域的身份验证上,使得实体设施安全团队与IT安全团队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趋势四:移动门禁一卡通将加速身份信息管理向云端迁移

       企业已经开始向一些云服务提供商外包传统身份卡项目,这些云服务提供商的规模和资源足以应对大量时限紧迫的订单,而单独的凭证卡发行商或集成商却难以独立承接这类订单。现在,随着移动门禁一卡通的出现,服务范围也将扩大,包括部署和管理用户NFC智能手机携带的虚拟凭证卡。

       趋势五:移动门禁一卡通解决方案将与卡片门禁模式并存

       移动门禁一卡通最大的好处之一是,用户打开办公室大门或登录企业电脑所需的所有身份信息都安全地嵌入在手机中,而不是储存在可能遭遇复制或被盗的塑胶卡片中,而且用户无需记住密码。尽管如此,但是在未来几年中,支持NFC的智能手机还不可能完全取代智能卡,移动门禁一卡通虚拟凭证卡将与智能卡、身份卡共存,以便企业能选择不同的门禁管理模式。

       趋势六:安全发行技术将简化卡片的制作和发行

       当前,卡片发行解决方案在打印机、卡片材料、软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纳入了关键的可视及电脑桌面登录技术,实现了多层验证,不仅如此,通过采用多层管理程序,新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提升了发行系统的效率,因而也更容易满足最严格的安全要求。

        趋势七:FIPS-201标准将更普及

       2005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发布了第201版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201),其中提供了更多有关这类卡片的详细信息。2012年,仅通过使用含所有公开密钥基础设施(PKI)验证功能的模块,来增加现有大门控制器及控制面板的功能,美国政府机构的门禁控制系统就可以达到FIPS-201的要求了。随着FIPS-201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产品支持该标准,在进门时执行PKI验证功能有望成为更为常见的方式。

        趋势八:感应卡向磁条卡、智能卡迁移

       门禁一卡通应用的发展目标是非接触式智能卡,这种智能卡基于开放标准,具备通用卡片边缘——即卡片命令接口,这改善了在可靠的身份认证框架之内,与广泛的产品生态系统的互操作性。最新的卡片改善了安全性、隐私保护以及向虚拟凭证卡的可移植性,同时用户附加了越来越多的可视及虚拟安全层,增强了卡片及身份卡的安全性。

        趋势九:访客管理技术将整合到门禁一卡通系统中

       访客管理系统可极大地改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同时提高以前使用纸质解决方案的管理水平。访客管理系统与门禁系统的整合将可以提供更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以保护员工和临时来访人员的安全,防止擅自闯入人员所造成的损害。

       趋势十:NFC标签改变保护信息及消费者安全的方式

       可靠的NFC标签不可能仿冒或复制,可以嵌入到产品内或纳入附在产品和设备上的防篡改贴纸中,利用云端服务,还可以将电子签署和加密保护的身份证书配置到这类标签中,在产品或文件有效期内的任何时间,用户都可以非常有把握地验证真实性。

       中国是个同化能力很强的市场,门禁一卡通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市场去定位产品,立足国内的,就坚定不移地走一卡通的路;放眼世界的,就要向国外巨头的门禁一卡通看齐。

现在致电 400-030-5088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返回顶部